[1] 刘德纯. 艾滋病临床病理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5-94.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5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2):69-69. [3] 刘德纯. 中国艾滋病防治研究的进展与形势[J].中国基层医药,2000,7(1):50-51. [4] 刘德纯.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概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1):86-87. [5] 刘德纯.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与严重危害[J].淮海医药,2003,21(1):84-86. [6] 郑锡文,张家鹏,曲书泉,等.1992-1995年中国瑞丽等地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率及定群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5):259-262. [7] 李文军,蒋雪梅,刘新泳.全球艾滋病最新流行情况[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9,27(8):506-508. [8] 戴翠萍.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135-136. [9] 王福春. 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94-2496. [10] 赵二江,崔丹,梁淑英,等.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597-1599. [11] 王艳军,董海原.2010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J].健康向导,2011,17(1):48-4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1-4. [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全国AIDS性病疫情情况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2):78-78. [1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3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2):75-75. [15]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十二五"艾滋病防治工作目标和着力点[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1):963-966. [16] 韩作胜,孙定勇,王哲,等.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实践与成效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3(2):113-116 [17] 陆普选,周伯平.新发传染病临床影像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1-226. [18] Pu-xuan Lu,Bo-ping Zhou.Diagnostic Imaging of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M].Springer Netherlands,2015,77-84 [19] 陆普选,周伯平.艾滋病胸部临床影像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8-28. [20] 王岚,丁正伟,阎瑞雪,等.中国2006-200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017-1021. [21] 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中国5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疫情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5):526-527. [22] 秦倩倩,王璐,丁正伟,等.中国2008-2011年流动人群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1):41-43. [2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2014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11):791-791. [24] 黑发欣,王璐,秦倩倩,等.中国2006-2010年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