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欧健, 李伟新, 马钰婷, 汤红丽, 伍秋云, 文乐敏. 清热解毒方药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3): 169-172. |
[2] |
唐欷柯, 彭智鹏, 梁联哨, 郑艳青, 谢周华. 艾滋病合并神经梅毒感染的最新研究进展[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3): 203-206. |
[3] |
胡志亮, 许传军.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隐球菌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研究进展[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2): 126-130. |
[4] |
卢亦波, 施裕新, 刘晋新, 张倩倩, 谢汝明, 鲁植艳, 杨豫新, 张娜, 郑广平, 叶雯, 陈步东, 吴锋耀, 李宏军, 陆普选. 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多脏器组织侵犯的影像学分析[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1): 8-15. |
[5] |
袁虹, 胡志亮, 许传军.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1): 56-59. |
[6] |
许传军. 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感染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 5(1): 60-64. |
[7] |
宋树林, 曾自三, 张世迁, 莫移美, 卢亦波, 黄雅会. 艾滋病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4): 209-211. |
[8] |
黄维, 李勇, 覃善芳, 黄葵, 蓝珂, 唐际富, 岑玉兰, 唐秀文. 25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的临床分析[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4): 223-226. |
[9] |
张燕, 刘丹, 杨峥嵘, 刘少础, 廖清华, 罗亦娟, 陈琳, 冯铁建. 深圳市2004–2017年外籍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3): 165-168. |
[10] |
吴亚松, 马烨. 中国艾滋病病毒耐药现状[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3): 181-184. |
[11] |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2): 65-84. |
[12] |
陶然, 师金川, 郭永征, 黄凡, 许利军, 陈英, 楼方圆, 黄莺, 徐燕, 朱彪, 陈耀凯, 喻剑华.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诱导治疗HIV相关性隐球菌脑膜炎的效果比较[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2): 97-102. |
[13] |
赵方, 李巍, 郑祎, 刘晓宁, 周泱, 张路坤, 彭巧丽, 王辉, 何云.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依非韦伦血药浓度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2): 103-107. |
[14] |
窦艳云, 黄葵, 蓝珂, 谢璐蔓.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1): 20-23. |
[15] |
覃江龙, 梁纲, 卢祥婵, 张剑锋, 宁宗, 卢亦波, 吴念宁, 吴锋耀.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和(或)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影像学研究[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8, 3(3): 171-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