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 2020, Vol. 5 ›› Issue (3): 150-153.doi: 10.19871/j.cnki.xfcrbzz.2020.03.002
逯建华, 何建凡, 许舒乐, 王昕, 林良强, 路滟, 江敏, 邹旋
Lu Jianhua, He Jianfan, Xu Shule, Wang Xin, Lin Liangqiang, Lu Yan, Jiang Min, Zou Xuan
摘要: 自2015年起,作为深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近10年重点传染病监测数据的系统分析,首次设计制订了以流感指数为代表的四类重点传染病指数。该指数体系的建立让复杂的监测数据有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风险等级,不仅有效地宣传普及了健康知识,而且促进和培养了市民的健康行为。重点传染病指数由高到低可划分为Ⅰ级(极易发生)、Ⅱ级(易发生)、Ⅲ级(较易发生)、Ⅳ级(较少发生)4个风险等级。截至2020年7月31日,该指数已累计发布480余期,其中流感指数281期,登革热指数57期,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50期,手足口病易感指数92期。四类指数的风险等级以Ⅲ级、Ⅳ级为主,占82.1%(394/480),而且预报一致率较高达70%以上,具有良好的疾病预警预报作用。据广东省接种剂次月报表数据,2015年3月发布流感指数后,全市流感疫苗接种由2014年的259 039剂次增加至2019年的806 240剂次,上升211.2%,节约医疗费用近2亿元,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重点传染病指数的构建有效地提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质量,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先后获得“党建杯”创新大赛一等奖及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十大改革创新案例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