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松瑞, 李政, 赵敏, 等. 云南省汉族宫颈癌患者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 33(9):97-102. [2] YE J, ZHENG L, HE Y, 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associated cervical lesion: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J]. MedComm (2020), 2023, 4(5):e368. [3] 张明璇, 王嘉浩, 张乐, 等.不同宫颈病变女性阴道菌群特征变化及菌群间相互关系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23, 45(3):253-258. [4] 罗娜, 耿喆, 李倩, 等.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宫颈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3, 38(5):946-949. [5] 洪文翠, 吕银.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放化疗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3, 39(4):302-307. [6] 陈媛, 李胜.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老年人群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45(2):185-189. [7] 龚敏, 刘巧玲. 高危型HPV分型定量与宫颈癌相关病变关系研究[J]. 现代医学, 2022, 50(4):460-465. [8] 许敏, 王媛媛. 高危型HPV与阴道细菌共感染对宫颈癌发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5):668-672. [9] 戈文舜, 张鹏, 鲁波, 等. 子宫颈胃型腺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3, 39(4):486-489. [10]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745-747. [11] 陈飞, 尤志学, 隋龙, 等. 阴道镜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 55(7):443-449. [12] 拓晓娟, 王平凡, 张国俊, 等. 白银市会宁县女性HPV感染情况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 2023, 49(10):1330-1334. [13]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EDITORIAL BOARD.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female genital tumors[M]. Lyon: IARC Press, 2014:8-10. [14] MUÑOZ-BELLO JO, CARRILLO-GARCÍA A, LIZANO M. 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HPV variants in cervical cancer: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mexico[J]. Int J Mol Sci, 2022, 23(15):8566. [15] 王立群, 何玉, 李旭, 等. R-way阴道镜诊断系统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10):1704-1707, 1772. [16] 张莹, 曾妍茗, 鲁雁秋, 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预防感染及相关癌症的研究进展[J/CD].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 8(6): 84-88. [17] 王静, 唐丹丹, 王家路, 等. 新疆地区细胞学异常女性HPV基因型分析[J]. 重庆医学, 2020, 49(3):360-364. [18] 王兰芳, 胡双婕, 葛晓伟, 等. HPV不同基因型感染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23(5):536-539, 544. [19] 徐露露, 张琴, 孙梅. HPV感染型别及多重感染与女性宫颈病变的关联性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5):637-640. [20] 杨洁, 钟燕波, 崔敏. HPV分型和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关系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23, 38(12):2150-2153. [21] 赵晨蕊, 伞湘雯, 嵇如月, 等. 不同性别HPV感染的分布流行特征[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 26(10):1453-1455. [22] 罗潇, 乔孔明. 互联网+模式下宫颈癌合并HPV感染现状及心理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贵州医药, 2024, 48(4):574-576. [23] 杨宗桥, 樊海琴, 龙丽, 等. 医院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的基因分型特点[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2, 17(3):348-351, 355. [24] 魏碧娜, 彭臻菲, 过丹丹, 等. 宫颈病变患者hr-HPV感染基因分型及其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3, 33(11):1700-1704. [25] 胡芳芳, 姚星妹, 阴建, 等. HPV-16/18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及其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研究[J]. 病毒学报, 2021, 37(6):1355-1362. [26] 田野, 潘宇, 曹明杰. 100例女性阴道微生态多样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亚型分析及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22, 31(7):67-71. [27] 张丽芳, 欧阳小娟, 余英豪, 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基因亚型与病毒载量同步检测在子宫颈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 38(3):350-353. [28] 高静, 俞巧稚, 许琳玲, 等. 不同年龄患者HPV感染与宫颈病变风险的关系及对术后病变复发的预测[J]. 中国性科学, 2023, 32(9):74-77. [29] 陈芳红, 张亚亚. 宫颈病变与年龄及症状、体征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 2013, 29(11):1405-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