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太生, 王福生, 高福.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 4(2):65-84.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控制中心. 2017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 24(2):69. [3] 刘德纯. 我国艾滋病流行与传播30年回顾[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7, 2(1):50-52. [4] 刘德纯. 艾滋病临床病理学[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6-58. [5] 李宏军, 李宁. 艾滋病影像与解剖、病理对照图谱[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22. [6] 李宏军. 实用艾滋病影像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3-39. [7] 李宏军, 张玉忠, 程敬亮.八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尸体的病理与影像表现对照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43(11):1196-1200. [8] 王岚, 郑锡文.经静注毒品及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11):1057-1059. [9] 刘德纯. 充分发挥临床医生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3):517-518. [10] 刘德纯. 诊断艾滋病的临床指征[J]. 淮海医药, 2007, 25(4):380-383. [11] 刘德纯. 病理学检验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与意义[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8, 4(增刊):193-195. [12] 刘德纯. 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 30(7):777-780. [13] 马韵, 何如崑.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的病理诊断[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 34(12):776-779. [14] 卢洪洲, 汤一苇.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 29(5):257-259. [15] 刘德纯, 刘涛.皖北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例报告及启示[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1):35-37. [16] 刘德纯, 李宏军.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1488-1491. [17] 雅克WAJ 里德, 约翰 R 马西森. 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M]. 柳学国, 谢学斌, 谈高主译,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1:39-48. |